获得了收入,自然需要交税;但是没有收入,有时也会被要交税。今天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经历;当然,税最终还是被免掉了。
前面一篇贴的图都是陶器、原始瓷器,以及越窑青瓷。本文则集中于瓯窑、婺州窑、龙泉窑,以及一些产地不在江浙的瓷器品种,比如邢窑、定窑、德化窑、景德镇窑等等。
1、东晋瓯窑青瓷点菜牛形灯
由盘底、灯柱和把手三部分组成。灯柱作直立的牛形,牛头前伸,作探视状,环眼暴珠。四肢上下相叠,作支撑状,下为灯盘。灯柱顶端与末端后壁均有方孔,底盘与柱端有一环形把手。通体釉色青黄,有细开片,牛眼、吻部有褐色点彩。此器构思新颖,造型独特,是瓯窑青瓷中的精品。
浙江省博物馆的位置还是蛮好的。它坐落于杭州西湖的北岸,门外即是广阔的湖面。可惜,与如此上佳的地理位置相比,其馆藏似乎稍逊一筹。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上仅有四件文物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分别是
除了这几件国宝级文物之外,浙江省博物馆下列几类收藏也是极好的:
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 年—1118 年 10 月)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móu,相等、齐)矣。
——[南宋] 叶寘(zhì)《坦斋笔衡》
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窑广义泛指朝廷开设的窑厂;这里的官窑特指宋五大名窑之一),有「旧官」和「新官」的分别,前者指北宋汴京官窑,后者则指的是南宋临安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郊坛下官窑的窑址在今天杭州南郊的乌龟山一带。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窑址就被发现,八十年代时进行了全面勘测和发掘。在此基础上,设立了南宋官窑博物馆,于 1992 年正式开放,它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南宋官窑博物馆的最大看点应该就是一座古窑窑址,另外很多瓷器的残片对了解一些器型的烧造也颇有益处。
一直都对国博都很是向往,这个冬天借着办美签,顺访之,当然主要目标还是瓷器,其次就是几件国之重器。 去之前基本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结果事后发现国博其实重点在于青铜器,但我只欣赏了三件个头比较大的物件,忽视了一些中小型器物;对于瓷器展览,比较失望——看来好东西还是在故宫博物院,也许是轮展的藏品比较一般。
根据《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可以知道国博值得一看的青铜器和陶瓷器如下,各位看官请勿错过。
青铜器:
陶瓷器:
本 post 接着上一篇,继续介绍大维德爵士的瓷器。本篇主要介绍明清的瓷器。明清两代,在青瓷、白瓷、青花的基础上,诞生了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多个新品种。
图:1950 年大维德爵士和大维德夫人在美国纽约市;选自《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中国瓷器精选》,书中原图由苏珊娜·G·瓦伦斯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提供
大英大概有 800 多万件藏品,但是毫无疑问,今年这趟旅行最吸引我的一定是大维德爵士的瓷器收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有趣的是,大维德爵士的收藏全部位于大英的 95 号陈列室,这个陈列室方形,只有东北角、东南角两个门,而这两瓷器就像是门神似的,一个门边一个。一般人都从大维德花瓶旁的东南门进入,很容易错过汝窑天青釉碗,在这里提醒各位看官这一点。
在进入正文之前,推荐一个网站和一本册子: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被一件元青花霸占:2005 年 07 月 12 日,伦敦佳士得(Christie’s),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成交价折合 2.3 亿人民币。说句题外话,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去年的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价折合人民币 2.25 亿,却被外界称为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类似的人物纹青花罐特别少,全世界大概就只有 10 个,这其中就有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藏的「尉迟恭救主」青花罐。这个罐子是整座博物馆中最吸引我的藏品。
图:波士顿美术馆;版权:http://stephenchurchill.ca/resources/1142-2/museum-of-fine-art-boston/
还是应该先介绍下波士顿美术馆有哪些有意思的展品,嗯,仅限于我熟悉、喜欢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