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上海:上海博物馆

自从 14 年 4 月在深圳时突然迷上了瓷器,对参观瓷器收藏较为集中的那些博物馆有了更大的动力;这其中也包括上海博物馆。11 月底在上海开会,正好有半天的空闲,没啥犹豫,直奔上博。


上海博物馆(网络图片)

时间有限,只参观了瓷器馆。跟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相比,藏品的质量要稍低一些,尤其是宋瓷方面;但品种非常全,这会大陆考古的成果分不开。

新石器时代陶器

2014-11-28 10.19.18
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公元前 6000—前 5200 年,河南省长葛县出土

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约 7000—8000 年,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

2014-11-28 10.20.14
仰韶文化彩陶弦纹壶,半坡类型,公元前 4800—前 3600 年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 —前 3000 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以豫西晋南关中地区为中心,范围由陕西省宝鸡市向东延伸至河南省等广大区域。1922 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起始点。

2014-11-28 10.21.13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纹壶,石岭下类型,公元前 3800 年左右

马家窑文化,为约公元前 3300—前 2100 年间存在于甘肃西部、青海东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 3000 年进入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的彩陶文化,达到了世界远古彩陶史的顶峰。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于 1921—1923 年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发掘该遗址,故名。

这个鸟纹看着瘆的慌,尤其是眼睛。

2014-11-28 10.20.37
龙山文化红陶鬶(guī),公元前 2400—前 2000 年,山东省潍坊姚官庄出土

龙山文化或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1928 年因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的瓦店遗址。

鬶指的是古代陶制炊事器具,三个空心的足,有柄喙。

2014-11-28 10.23.28
崧泽文化黑陶镂孔豆,公元前 3800—前 3200 年

崧泽文化,为中国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类型,为母系氏社会向父系氏社会过渡阶段,距今约 5300—6000 年。1958 年在青浦县赵巷镇崧泽村发现,1982 年命名。它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与浙江宁绍平原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一起,成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史前文化阶段。

这里的「豆」,指的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2014-11-28 10.24.00
[重点]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公元前 3100—前 2200 年,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高 20.5 厘米,口径 7.2 厘米,底径 9.2 厘米
上博官网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1936 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 1959 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同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一样,其考古地点分布于太湖周围地区。

商周汉两晋南北朝陶瓷

2014-11-28 10.28.24
绿釉陶熊灯,东汉,公元 25–220 年

2014-11-28 10.28.55
绿釉陶鸭,东汉,公元 25–220 年

2014-11-28 10.29.54
青釉虎子,西晋,公元 265–317 年

2014-11-28 10.30.37
青釉蛙形水盂,西晋,公元 265–317 年

晋朝动物造型的器物特别多,熊尊、鸡头壶、羊头壶、虎子等等,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情趣。虎子之前见过了不少,但蛙形器物则是第一次见到,胖胖的,也算好看。

2014-11-28 10.30.59
青釉镂空熏炉,西晋,公元 265–317 年

2014-11-28 10.33.49
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罐,西晋,公元 265–317 年

虽然是明器,还是没法理解堆塑罐到底有啥好看的,对魏晋人的审美表示质疑。

2014-11-28 12.27.55
青釉鸡首壶,西晋,公元 265–317 年

2014-11-28 10.31.33
青釉鸡首壶,东晋,公元 317–420 年

晋朝时的鸡头壶的鸡头只是个装饰,不通气的,水只能从上面倒出来。

2014-11-28 10.32.13
青釉褐斑鸡首壶,东晋,公元 317–420 年

这个鸡头比上面的清晰多了。

2014-11-28 10.32.43
青釉褐彩蛙形罐,东晋,公元 317–420 年

跟上面的蛙形水盂相比,这个真心不能看。

2014-11-28 10.35.20
青釉刻花缠枝水注 A,南朝,公元 420–589 年

这玩意似乎是研磨时注水用的,头一次见到,还挺漂亮的。不是很清楚如何使用。

2014-11-28 10.35.48
青釉刻花缠枝水注 B,南朝,公元 420–589 年

唐、五代瓷器

彩陶

2014-11-28 10.36.51
彩色釉陶骆驼载乐妓佣,唐,公元 618–907 年

唐三彩没啥兴趣,随便贴几张图。

2014-11-28 10.37.32
彩色釉陶天王俑,唐,公元 618–907 年

2014-11-28 10.38.53
彩色釉陶托鹦鹉女佣,唐,公元 618–907 年

姿态还是很妩媚的。

2014-11-28 10.39.09
彩色釉陶托鹦鹉女佣(细节),唐,公元 618–907 年

iPhone 4 渣相机,鹦鹉没拍清楚。

2014-11-28 10.40.39
彩色釉陶云雁纹三足盘,唐,公元 618–907 年

绞胎

2014-11-28 10.41.35
绞胎陶三足碗,唐,公元 618–907 年

绞胎是唐代一种新颖陶器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系用白、褐两色(或多色)相间糅合,按需要切成片后贴于器物表面,有的产品整器胎体相绞成型,然后施釉烧造而成。纹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木理纹,颇有特色。

这是第一次见到绞胎,目测制作周期较长,不适于大量生产。

越窑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宁波)的瓷窑,一直是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它开创于东汉,历晋、南朝,到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与北方的邢窑白瓷遥相呼应;北宋中晚期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南宋初,又进入一个短暂的繁荣期。

2014-11-28 10.45.41
越窑青釉碗,唐,公元 618–907 年

2014-11-28 10.46.29
[重点]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A,唐,公元 618–907 年
高 10.8 厘米,口纵 23.3 厘米,口横 32.2 厘米,足径 11.4 厘米
上博官网

碗呈椭圆形,在口部压出四个凹楞,形似海棠花,故得名。其造型源于金银器区杯,仿自波斯萨珊朝金银器。从工艺上看,先拉胚成圆形,然后覆盖于制成趋瓣形的模具上,压制成形,再接上底足,用手工修足完成。碗的内心和底足上都有泥珠垫烧的痕迹,显然是采用大器套烧小器的叠烧法烧制而成的。碗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翠,有如翠玉般滋润,是盛唐越窑青瓷的巅峰之作。(摘自《上海博物馆》)

2014-11-28 10.46.10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 B,唐,公元 618–907 年

长沙窑

长沙窑,又称长沙铜官窑(第一次听的时候还以为是「潼关窑」),唐五代时期南方民窑,出产青瓷,同时运用釉下彩、模印贴花、贴花、刻划花、印花、镂空和雕塑等装饰技法。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内,因为最初发现地在铜官镇瓦渣坪,又称铜官窑、望成窑、瓦渣坪窑,与后世官窑并无联系。

2014-11-28 10.49.00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花卉纹枕,唐,公元 618–907 年

白釉、定窑

2014-11-28 10.48.13
白釉唾壶 A,唐,公元 618–907 年

不怎么好看,甚至想着挺恶心(唾!)。

2014-11-28 10.48.25
白釉唾壶 B,唐,公元 618–907 年

2014-11-28 12.39.43
白釉穿带壶,五代,公元 907–960 年

2014-11-28 10.44.13
[重点] 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 A,五代–北宋,公元 907–1127 年
高 13.6 厘米,长 22.9 厘米,宽 18.4 厘米
上博官网

门窗门拱、基址台阶均雕刻得形象逼真,殿宇前门紧闭,后门半开,一人侧立于门前,造型别致,独具匠心。可惜这么硬的枕头,真不知道用的人是什么感觉。

2014-11-28 10.43.06
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 B,五代–北宋,公元 907–1127 年

2014-11-28 10.52.13
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荷叶式笔掭(tiàn)A,五代,公元 907–960 年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过五代,于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终止于元。

头一次见到笔掭,漂亮,似乎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2014-11-28 10.52.25
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荷叶式笔掭(tiàn)B,五代,公元 907–960 年

2014-11-28 10.53.27
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荷叶式笔掭(tiàn)C,五代,公元 907–960 年

宋辽金元陶瓷

越窑

2014-11-28 10.46.58
越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罐,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0.47.27
越窑青釉「太平戊寅」款划花双鹤纹盒 A,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 978 年

从颜色看,这物件不像青釉,而像白釉。一直没弄明白青瓷和青釉的关系。

2014-11-28 10.47.40
越窑青釉「太平戊寅」款划花双鹤纹盒 B,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 978 年

白釉、青白釉

2014-11-28 10.50.08
[重点]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高 40.7 厘米,口径 4.3 厘米,足径 11.1 厘米
上博官网

长颈,莲花口,肩部有六个小罐,釉色莹润、胎体细腻洁白。另外,这件物件的用途不是很清楚。

2014-11-28 10.51.08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细节),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对称,而且装饰不像堆塑罐那般密集。

2014-11-28 10.50.46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馆瓶(细节),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莲花瓣层次分明。

2014-11-28 12.28.26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牡丹纹葵口盘 A,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这应该就是影青瓷,完爆玻璃的瓷器。形容传说中的柴窑的那句话形容影青瓷也不为过:「轻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

2014-11-28 12.28.43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牡丹纹葵口盘 B,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刻花牡丹纹饰很漂亮。

汝官哥钧定

汝窑位列五大名窑之首,于北宋末年在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创办;汝窑生产时间持续很短,不久就毁于宋金战火,因此汝瓷极为罕见,现存大约 67 件。

2014-11-28 10.57.34

一共展出了三件汝窑,质量明显不及国立故宫;不知道上博是不是仅有这三件。

2014-11-28 10.55.54

2014-11-28 10.56.15
[重点] 汝窑盘

汝窑盘撇口,浅腹,圈足外撇,圈足内有五个支钉。通体施天青釉,满釉,釉面肥厚滋润,有鱼鳞状开片,古代文献称之为「蟹爪纹」。露胎处显现黄灰色胎体,即俗称的「香灰胎」。造型简洁端庄而又不失雍容华贵之风范。汝窑是中国古代青釉瓷器中的典范之作,其温润的釉面、鱼鳞状开片,更是为人们所称颂,汝窑裹釉支钉支烧也是其特色之一。(摘自《上海博物馆》,有删改)

上述文字讲明了汝窑的几大特征:蟹爪纹、鱼鳞状开片、香灰胎、天青色釉。

2014-11-28 10.56.52

可以比较清晰地看见开片,以及蟹爪纹。开片成鱼鳞状似乎看不出来了。

2014-11-28 10.56.28

2014-11-28 10.57.04

五个斑驳的痕迹就是支钉留下的。支钉是为了在烧制的时候放置底部坍塌。

官窑是是北宋、南宋时期官府开设的窑厂,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官窑大致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官窑有两处,一为修内司官窑,另一处为郊坛下官窑,均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世广意上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政府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

官窑有如下几个特征:紫口铁足(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开片。

2014-11-28 10.58.44
郊坛下官窑鬲(lì)式炉 A,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浙江省杭州市乌龟山郊坛下官窑遗址出土

2014-11-28 10.58.56
郊坛下官窑鬲(lì)式炉 B,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浙江省杭州市乌龟山郊坛下官窑遗址出土

鬲式炉一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圆口,平折沿,短颈,圆肩,扁腹,三实心足,腹、足部有凸起的三条竖棱。在上博似乎只找到这么一件宋代官窑,感觉一般。

哥窑是五大名窑中存疑最多的一个,窑址一直没有找到,甚至大致的位置都没有定论。

哥窑有这么几个特征:紫口铁足(与官窑类似),金丝铁线(又称文物片;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

2014-11-28 11.04.20
[重点] 哥窑五足洗 A,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高 9.2 厘米,口径 18.8 厘米
上博官网

这件五足洗应该是上博最好的一件哥窑藏品了,圆唇,直腹,平底,内有矮圈足不着地。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五个如意形扁足,内心有六个支钉痕。胎厚釉润,釉呈米黄色,釉面密布大小开片。金丝铁线十分的明显,尤其是黑色的铁线。

2014-11-28 11.05.06
哥窑五足洗 B,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4.42
哥窑五足洗(底部),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0.25
哥窑贯耳瓶 A,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0.38
哥窑贯耳瓶 B,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0.57
哥窑贯耳瓶(细节),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1.31
哥窑葵口盘 A,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01.40
哥窑葵口盘 B,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0.59.32
哥窑葵口盘,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0.59.38
哥窑葵口盘(细节),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0.59.51
哥窑葵口盘(细节),元,公元 1271–1368 年

钧窑也是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窑口位于禹州(现河南禹州)。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钧窑最大的特色,它已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另外,因为釉厚而形成的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蚯蚓走泥纹」也是一大特征。

2014-11-28 11.08.14
[重点]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A,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高 9 厘米,口径 24.3 厘米,底径 17.2 厘米
上博官网

该器物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正是「宋均之紫弥漫全身」。器身以鼓钉和弦纹作装饰。下承如意式三扁足。

2014-11-28 11.08.29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B,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1.08.20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底部),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1.09.23
钧窑天蓝釉方瓶,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1.09.43
钧窑天蓝釉方瓶(细节),元,公元 1271–1368 年

定窑也是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经过五代,于北宋时达到鼎盛时期,在元代时虽生产,仍终止于元,窑址位于定州(今河北曲阳)。与汝官哥钧出产的青瓷不同,定窑主要出产白瓷,以纹饰为表现形式。

2014-11-28 10.54.10
[重点] 定窑白釉划花游鹅纹碗 A,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高 6.4 厘米,口径 23.5 厘米,足径 7.3 厘米
上博官网

该碗器形较大,胎质细腻,釉色白中闪黄,有「泪痕」特征。口沿包镶铜扣,碗内划游鹅图案。物件是覆烧的,口部是个涩圈,故而口沿包镶铜扣。

2014-11-28 10.53.55
定窑白釉划花游鹅纹碗 B,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0.54.40
定窑白釉红彩「长寿酒」碗,金,公元 1115–1234 年

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

磁州窑是宋元时期中国北方代表性民间窑场,窑址位于磁州(今河北磁县)。该窑出产白瓷、黑瓷以及白地釉下彩绘瓷。白瓷比定窑瓷器装饰多样,有运用刀和竹这种硬器刻划的,有软笔绘画的,还有软硬兼施的。因为磁州窑的原材料不太好,发明了「化妆土」这样的工艺——把做好胎,之后刷上白粉,再罩釉,这层白粉就是化妆土。

2014-11-28 11.16.40

磁州窑白底黑花把莲纹枕 A,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1.16.52
磁州窑白底黑花把莲纹枕 B,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2014-11-28 11.18.43
磁州窑白底黑花题诗孩儿枕,金,公元 1115–1234 年

注意这件磁枕上的文字:「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个差别可能是记录诗歌人的差错,也可能是工匠的差错,当然,诗歌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后人润色过;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哪个原因造成的不一致。

耀州窑的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始于唐代,到宋代时最为兴盛,是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主要的装饰方法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前期都是动刀工的;马未都老师很形象地说「山西人和陕西人都吃刀削面,这门刻瓷的技术是从刀削面那儿学来的」。

2014-11-28 11.07.21
[重点]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北宋,公元 960–1279 年
高 48.4 厘米,口径 7.5 厘米,腹径 19.3 厘米,底径 11 厘米
上博官网

这件梅瓶是全世界最高的一件梅瓶。梅瓶一般的用途为酒器、花器。

该瓶胎质灰白,釉汁滋润,呈橄榄青色。器身修长,小口外翻,短颈丰肩,圈足。这种造型,运用了曲直线的对比,在权衡比例上,尽量把最大直径向上提,使整个 形体苗条修长,形成秀丽挺拔的风格,为宋代梅瓶的标准式样。
器身布满纹饰,刻划纹饰三组,肩腹均为缠枝牡丹,枝叶相间衬托,二者主次分明,疏密有序,相互 呼应。足部为莲瓣纹,肩及腹下各有双弦纹一道。刻花刀锋犀利,刚劲有力,线条活泼流畅,纹饰层次清楚,立体感强,精致无比。(摘自上博官网)

2014-11-28 11.07.28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细节),北宋,公元 960–1279 年

从这张细节图可以看出入刀角度是斜着的。

龙泉窑是以中国浙江省龙泉市古代窑址为核心、分支广布周边、影响遍及华东、中南及西南的瓷窑,一般认为龙泉窑的鼎盛时期在南宋,其产品以青瓷为主,创制出粉青、梅子青等前所未见的品种。

2014-11-28 11.10.22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A,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10.33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B,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11.01
龙泉窑青釉灵芝耳瓶,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2014-11-28 11.12.30
龙泉窑青釉露胎贴花云凤纹盘,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1.13.03
龙泉窑八卦方瓶,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1.13.25
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纹洗,元,公元 1271–1368 年

2014-11-28 11.13.35
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纹洗(细节),元,公元 1271–1368 年

吉州窑、怀仁窑、扒村窑

地处江西吉安永和镇的吉州窑,为宋代南方重要瓷窑,所烧产品有青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等,尤以后二者最为著名。黑釉瓷采用贴花、刻花、彩绘、洒釉等方法,创作出许多别致而又自然的纹饰,特别是木叶纹和剪纸贴花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代表性产品。

2014-11-28 11.14.49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宋,公元 960–1279 年
高 4.6 厘米,口径 10.7 厘米,足径 3 厘米

碗内贴一树叶作装饰,经高温一次性烧制,制作简便易行,纹饰别具一格。

2014-11-28 11.15.33
怀仁窑黑釉油滴碗,金,公元 1115–1234 年
高 9.8 厘米,口径 21 厘米,底径 6.8 厘米

2014-11-28 11.15.41
怀仁窑黑釉油滴碗(细节),金,公元 1115–1234 年

油滴十分明显。

2014-11-28 12.40.08
扒村窑彩色釉陶卧婴枕,金,公元 1115–1234 年

元明清瓷器

青花

2014-11-28 11.47.53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扁壶,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48.08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扁壶(细节),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打上强光的话,可以很清楚看到锡光斑;涂青花料的时候反复填涂,会使得钴料苏麻泥青堆积,烧制之后就形成了锡光斑。这算是明早期青花的一大特征。

2014-11-28 11.25.21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碗,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25.31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碗(细节),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27.58
景德镇窑青花鸟食缸 A,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我想说,宣德皇帝会玩!

2014-11-28 11.28.09
景德镇窑青花鸟食缸 B,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2014-11-28 11.28.22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图碗,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2014-11-28 11.29.42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卧壶,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扁壶这种样式明显受到波斯的影响。

2014-11-28 11.29.51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卧壶(细节),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2014-11-28 11.30.10
[重点]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八角烛台,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高 29.3 厘米,口径 9.3 厘米,足径 23.75 厘米
上博官网

器身分烛插、连柱、台座三层。青花纹饰,共有11层纹饰,重重叠叠,绘画精细秀丽,线条优美清晰,笔意酣畅饱满,以典型的双勾填色为多。釉面隐现桔皮纹,釉白中微微泛青,尤其是近足垂流厚积处,接近青白釉,釉质肥厚莹润。青花呈色为纯正的宝石蓝色,浓翠深沉,青花晕散而不失其浓艳,局部有下凹的黑铁斑。此青花烛台造型别致新颖,端庄规整,设计原型来自伊斯兰的金属器皿,融会中西文化之优点,是完美的意识结合。(选自上博官网)

2014-11-28 11.33.58
[重点] 景德镇窑青花夔龙纹碗,明成化,公元 1465–1487 年
高 9 厘米,口径 17 厘米,足径 7.4 厘米
上博官网

明代青花瓷器的生产自永乐、宣德达到了中国制瓷史上的高峰后,在成化朝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在产品数量、品种种类、大件器的制作上,成化朝不及永乐、宣德,但在胎体的细腻轻盈、釉面的滋润匀净、加工工艺的精细程度上,成化器较之则更为精细。此碗是典型的成化官窑青花器,柔丽淡雅的青花系江西乐平所产平等青的呈色,与永乐、宣德采用进口苏泥勃青呈现的浓淡色调明显不同,具有成化青花的独特风采。碗外壁所绘夔龙纹是传统龙纹的一种变形,生动活泼,全无龙纹的凶狂与威严。成化朝盛行。(摘自《上海博物馆》)

2014-11-28 11.34.12
景德镇窑青花夔龙纹碗,明成化,公元 1465–1487 年

2014-11-28 11.36.08
[重点] 云龙纹大缸,明正统
高 65 厘米
上博官网

缸口微内收,口沿圆润,肩部鼓出,肩以下渐渐收敛。整器为白地青花,口沿下施卷云纹,肩顶部及腹底饰花瓣纹,腹部满绘双龙戏珠图案,辅以云纹。龙为五爪龙,昂首曲颈,怒目圆睁,鬃毛前冲,四肢强劲有力,五爪呈风车状张开。整器雄浑大气,规整端庄。此缸的云龙纹体现了明正统时期青花龙纹的典型特点。大龙缸制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需三到五名工匠分段拉坯后拼接而成,入窑火候难掌握,成品率低。

2014-11-28 11.46.11
景德镇窑青花莲瓣形梵文盘,明万历,公元 1573–1620 年

2014-11-28 11.46.44
景德镇窑青花团龙纹烛台,明天启元年,公元 1621 年

2014-11-28 11.46.56
景德镇窑青花团龙纹烛台(细节),明天启元年,公元 1621 年

2014-11-28 11.48.50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瓶,明崇祯,公元 1628–1644 年

2014-11-28 11.49.20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图笔筒,明崇祯,公元 1628–1644 年

2014-11-28 11.49.56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外形有些逗,估计是用来插花的。

2014-11-28 11.52.45
景德镇窑青花仙芝祝寿纹瓶,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3.01
景德镇窑青花仙芝祝寿纹瓶(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8.56
景德镇窑青花红彩云龙纹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9.08
景德镇窑青花红彩云龙纹盘(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06.49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四联瓶,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釉里红

釉里红在晚唐已有出现雏形,元代发扬成熟。釉里红以通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温度稍高,颜色就没了;温度稍低,颜色就变黑了。温度高低之间允许的差额大概只有 10 度。因为成品率低,釉里红瓷器的价格一直较高。

2014-11-28 11.23.07
[重点] 景德镇窑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高 45.5 厘米,口径 10.9 厘米,底径 14.3 厘米
上博官网

此器胎体厚重,器形高大。腹部绘有贯穿一周的三爪龙纹,龙纹体态威猛、身体粗壮,头部出现竖直披发,与前代不同。可以看到,这个瓶子的釉里红呈色偏黑,烧制温度过低所致的。

2014-11-28 11.23.18
景德镇窑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细节),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2014-11-28 11.23.52
景德镇窑釉里红花卉纹菱口杯托,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这个盘子同样受到波斯的影响。

2014-11-28 11.24.31
景德镇窑釉里红开光人物故事图瓶,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2014-11-28 11.24.41
景德镇窑釉里红开光人物故事图瓶(细节),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2014-11-28 11.29.12
[重点] 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瓶,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高 48.8 厘米,口径 25.6 厘米,足径 22.1 厘米
上博官网

罐身成花瓣形,束颈,圆肩,敛腹,圈足。罐身釉里红装饰,口沿部分饰如意云头纹,下饰莲瓣纹,肩上下部饰如意云头纹,其间饰有折枝花纹,颈部以回文相隔,饰莲瓣纹。造型硕大庄重,纹饰紧密繁复,其装饰仍然保持着元代此器装饰那种繁缛复杂的格调。

2014-11-28 11.29.27
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瓶(细节),明洪武,公元 1368–1398 年

2014-11-28 11.30.51
[重点]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高 8.8 厘米,口径 9.9 厘米,底径 4.5 厘米
上博官网

此杯口沿外撇,薄唇,平腹,高足,足沿呈喇叭口,胎体较厚,致密坚硬,触摸有润滑感。杯腹部用釉里红装饰了三条鳜鱼。胎白釉润,红白相映,显得简洁朴实,典雅鲜明。

2014-11-28 11.31.03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2014-11-28 11.51.58
景德镇窑釉里红鱼藻纹缸,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青花釉里红

2014-11-28 11.50.48
景德镇窑中和堂款青花釉里红盘,清康熙十年,公元 1671 年

单色釉

2014-11-28 11.25.50
景德镇窑白釉僧帽壶 A,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高 19.8 厘米,口纵 11.5 厘米,底径 7.3 厘米

甜白釉算是我最喜欢的品种了。釉面莹润,有玉的质感。国立故宫有件类似的僧帽壶。

2014-11-28 11.26.04
景德镇窑白釉僧帽壶 B,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26.39
景德镇窑白釉暗花双龙纹碗 A,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26.52
景德镇窑白釉暗花双龙纹碗 B,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2.29.25
景德镇窑白釉盘,明永乐,公元 1403–1424 年

2014-11-28 11.44.28
景德镇窑白釉红彩阿拉伯文盘,明正德,公元 1506–1521 年

又是阿拉伯文字。

2014-11-28 12.20.15
[重点] 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明,公元 1368–1644 年
高 48 厘米
上博官网

这尊观音像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互置袖中,赤足,立于水波莲花上。衣褶线条柔润,头发丝丝毕现,刻画精细,含蓄端庄,温顺静雅,栩栩如生。背面镌刻「何朝宗印」,隐隐约约。明德化白釉釉色偏黄,呈乳白色,质感丰润,曾很受欧洲人欢迎,美称为象牙白、猪油白、中国白等。明初德化瓷通常还呈肉红色,灯光下能透见,放大镜下呈现细腻晶莹的糯米光泽。(选自上博官网)

何朝宗,又名何来,中国明代瓷塑家。格调高雅,肃穆大方,不施彩色,质感极强,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质地美独擅瓷坛。其作品吸收历代雕塑的长处,特别是继承了唐佛像的艺术风格,塑造的观音、达摩像极具唐韵,形象既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

2014-11-28 12.20.30
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细节),明,公元 1368–1644 年

2014-11-28 11.31.28
[重点] 景德镇窑白地酱釉折枝花果纹盘,明宣德,公元 1426–1435 年
高 6.6 厘米,口径 38.5 厘米,足径 28.2 厘米
上博官网

通体白地酱彩装饰。内心饰折枝花纹,内壁饰折枝花果纹,外壁饰缠枝花纹。所有图案均先暗刻线条。内底、口沿及足墙上均会有酱彩弦线。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白地酱彩为宣德时期新创烧的品种。其白釉上刻填的酱彩呈现芝麻酱色,晶莹光亮。常见器物有这类花果大盘,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正德时期。此盘在暗刻的花纹山施以酱彩,与洁白的釉色相互映衬,取得醒目的装饰效果。

2014-11-28 11.34.48
[重点] 景德镇窑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盘,明成化,公元 1465–1487 年
高 5.05 厘米,口径 23.5 厘米,底径 15.15 厘米
上博官网

孔雀绿釉青花是明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品种,传世极少,极其珍贵。其实名为「绿釉」,实际是蓝色;有一句诗印证「春来江水绿如蓝」。

此盘口微敛,弧形浅壁,盘心微凸,圈足宽大,为明成化一朝流行的盘式。孔雀绿釉鲜丽明艳,青花纹样因罩有孔雀绿釉而呈黑色。器内及圈足底部的釉面均匀光亮,白中微泛青。画面上莲花盛开,荷叶亭亭,形态各异的四尾鱼游弋其间。器底有青花「大明成化年制」二行六字双圈楷书款。

2014-11-28 11.35.06
景德镇窑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盘(细节),明成化,公元 1465–1487 年

2014-11-28 12.02.43
景德镇窑孔雀绿釉花插,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1.44.11
景德镇窑黄釉盘,明弘治,公元 1488–1505 年
高 4.4 厘米,口径 21.5 厘米,足径 13.1 厘米

黄釉之首应该是弘治黄釉,又称「鸡油黄」或「娇黄」。

2014-11-28 11.44.44
景德镇窑黄地绿龙纹盘,明正德,公元 1506–1521 年

2014-11-28 12.02.13
景德镇窑天蓝釉柳条纹缸 A,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02.24
景德镇窑天蓝釉柳条纹缸 B,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00.20
景德镇仿汝窑瓶,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00.38
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盖碗,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03.13
景德镇窑郎窑红釉尊,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郎廷极经过反复实验,烧造出这种带有玻璃质感的浓重鲜红的瓷器,被称为「郎窑红」。其主要特征是「脱口垂足郎不流」。脱口是指口沿边露出一圈灯草色;红釉从上到下,越来越多,足部积累得最多,这叫「垂足」;红釉流到足部的时候就停止了,不会流过圈足,这叫「郎不流」。

上面这个红釉尊的口沿就有明显的灯草色。

2014-11-28 12.03.31
景德镇窑郎窑红釉尊(细节),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垂足」和「郎不流」也很明显。

2014-11-28 12.05.09
景德镇窑豇豆红釉水盂,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10.27
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缠枝螭(chī)龙纹瓶,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高 37.3 厘米,口径 12.5 厘米,腹径 21 厘米,底径 13.4 厘米

2014-11-28 12.07.33
景德镇窑绿釉堆花花卉纹双联瓶 A,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07.46
景德镇窑绿釉堆花花卉纹双联瓶 B,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00.54
景德镇窑茶叶末釉兽耳瓶,清雍正,公元 1723 —1735 年

2014-11-28 12.01.23
景德镇窑茶叶末釉兽耳瓶(瓶耳),清雍正,公元 1723 —1735 年

兽耳十分可爱。

五彩

五彩瓷器的特点是颜色丰富繁多,五彩斑斓。在已烧成的素器上以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二次焙烧而成。因其线条明朗,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称之为「硬彩」。

2014-11-28 11.51.24
景德镇窑五彩刘备招亲图瓶,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05.41
景德镇窑红底五彩花卉纹碗,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06.07
景德镇窑红底五彩花卉纹碗(底部),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1.57.53
景德镇窑五彩草虫图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有点纳闷,这件为什么是五彩,而不是粉彩。

2014-11-28 11.58.06
景德镇窑五彩草虫图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8.15
景德镇窑五彩草虫图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8.23
景德镇窑五彩草虫图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斗彩

烧制斗彩瓷器,首先用青花勾出轮廓线,再在这个轮廓线内填上彩。斗彩名气大,主要是因为成化斗彩,尤以天字罐和鸡缸杯闻名。

2014-11-28 12.32.28
景德镇窑斗彩花卉纹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37.55
景德镇窑斗彩缠枝莲纹碗,清道光,公元 1821–1850 年

珐琅

珐琅彩瓷,学名「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来源不详),是以珐琅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白地瓷胎上彩绘装饰纹样并再次烧制的瓷器;创烧于康熙,一直为宫廷专用。

2014-11-28 11.54.45
[重点] 珐琅彩墨竹图碗,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高 7.58 厘米,口径 16.1 厘米,足径 4 厘米
上博官网

此碗口部微外撇,圆唇,深腹,腹体下端略小,平底,圈足,胎体极薄却有敦实丰满之感。碗外壁用珐琅彩配成的黑色彩料绘出一幅竹石山石图,画面上修竹数竿,疏落有致,伴以拳拳巨石,笔力坚挺遒劲,画上角行书题句:「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题句引首和句后分别有「凤彩」、「彬然」、「君子」等印,均为篆书朱文,与竹石图朱墨相映,简洁而清雅。碗底部是珐琅彩蓝料双方框「雍正年制」宋体字款,这件碗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胎质细腻,洁白如雪,釉色晶莹如玉,加上珐琅彩墨彩的浓淡变化色调,把珐琅彩瓷高雅脱俗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粉彩

粉彩大概就是向彩里添进粉,使红变成淡红,绿变成淡绿,颜色有了过渡,这就是粉彩的效果。所谓「粉」,是指在原来五彩的颜料中加入一种叫玻璃白的物质,使彩能呈现过渡的颜色。

2014-11-28 11.53.35
[重点]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高 39.5 厘米,口径 10.0 厘米,足径 12.5 厘米
上博官网

粉彩是在清代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始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时期。粉彩出现后便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清代釉上彩的主流。粉彩瓷器以雍正、乾隆两朝制品最为精美,乾隆粉彩主要以造型变化多姿、色彩艳丽富贵、装饰新颖见长;雍正粉彩则以胎洁釉润、造型秀丽、色彩柔丽、图案典雅而更胜一筹。此瓶呈橄榄形,器壁所绘粉彩桃树蝙蝠纹精细流畅,蝠、桃喻有「福寿」之吉意,此类题材的图案多见于大小盘,橄榄瓶上极为罕见,粉彩蝠桃纹瓶传世稀少,目前仅见此一件。(摘自《上海博物馆》)

2014-11-28 11.53.48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4.09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6.58
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7.06
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7.17
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1.57.33
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34.47
景德镇窑粉彩鸡缸杯,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11.03
[重点] 粉彩八仙人物图瓶,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高 43.8 厘米,口径 13.6 厘米,底径 16.1 厘米
上博官网

通体呈八角形,盘口,长颈丰肩,腹部往下略收,高圈足外撇。通体分六段制成后黏接成型,并巧妙地以六接痕为界堆贴成规整的曲线,自上至下有六组粉彩纹饰。腹部主体部分八面开光,用粉彩描绘八仙过海图,依次为骑驴的张果老、持花篮的蓝采和、握阴阳板的曹国舅、背剑的吕洞宾、摇扇的汉钟离、策杖的铁拐李、吹箫的韩湘子、捧仙桃的何仙姑。人物姿态各异,曲尽其致,其余部分纹饰皆描绘锦地,缀以寿字、莲花、魑纹、蝙蝠等吉祥图案。自口至底还有六组蓝料回纹。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器不仅人物形象细腻生动,周围辅助纹样也精致入微,为乾隆粉彩瓷器的极精之作。

2014-11-28 12.11.21
粉彩八仙人物图瓶(口部),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11.31
粉彩八仙人物图瓶(颈部),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12.21
粉彩八仙人物图瓶(瓶肚),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12.54
粉彩八仙人物图瓶(底部),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3.33
景德镇窑粉彩镂空旋转瓶,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6.47
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图尊,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7.05
景德镇窑粉彩百鹿图尊(细节),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6.05
景德镇窑慎德堂款粉彩「日日有喜」碗,清道光,公元 1821–1850 年

2014-11-28 12.38.21
景德镇窑慎德堂款粉彩描金吉祥碗,清道光,公元 1821–1850 年

2014-11-28 12.34.25
胭脂红釉法郎彩碗 A,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4.12
胭脂红釉法郎彩碗 B,清乾隆,公元 1736–1795 年

2014-11-28 12.30.22
石湾窑叶式洗,明,公元 1368–1644 年

这种形状的洗第一次见到。

2014-11-28 12.30.37
石湾窑叶式洗(细节),明,公元 1368–1644 年

2014-11-28 12.31.26
景德镇窑三彩鹦鹉 A,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31.43
景德镇窑三彩鹦鹉 B,清康熙,公元 1662–1722 年

2014-11-28 12.41.17
[重点] 景德镇窑墨彩山水图笔筒,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高 14.8 厘米,口径 18.5 厘米,底径 18.5 厘米
上博官网 

器部为直筒型,玉璧底,为雍正时期典型的烧造方式,器底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笔筒用墨彩绘制了一幅山水图,墨色浓淡分明,构图简洁明了,格调高雅。雍正时期的彩瓷改变了康熙时大写意的手法,变为以纤细笔调写实的风格。此器受到了进口的珐琅料的影响,开始烧造墨彩。这件墨彩笔筒即为雍正时期彩瓷的杰作,十分珍贵。

2014-11-28 12.41.35
景德镇窑墨彩山水图笔筒(细节),清雍正,公元 1723–1735 年

2014-11-28 12.13.37
景德镇窑蓝底金彩三管葫芦瓶 A,清咸丰,公元 1851–1861 年

2014-11-28 12.13.45
景德镇窑蓝底金彩三管葫芦瓶 B,清咸丰,公元 1851–1861 年

款识

2014-11-28 12.16.31

2014-11-28 12.16.37

2014-11-28 12.15.29

2014-11-28 12.15.34

2014-11-28 12.15.39

2014-11-28 12.15.44

2014-11-28 12.15.51

2014-11-28 12.15.56

2014-11-28 12.16.05

2014-11-28 12.16.11

2014-11-28 12.16.16

2014-11-28 12.16.21

2014-11-28 12.16.25

2014-11-28 12.16.44

2014-11-28 12.16.53

2014-11-28 12.16.57

2014-11-28 12.17.02

2014-11-28 12.17.07

居然没有看到「康熙御制」的款。

2014-11-28 12.17.16

2014-11-28 12.17.20

2014-11-28 12.17.25

2014-11-28 12.17.29

2014-11-28 12.17.50

2014-11-28 12.17.57

2014-11-28 12.18.05

2014-11-28 12.18.09

2014-11-28 12.18.17

2014-11-28 12.18.20

2014-11-28 12.18.25

2014-11-28 12.18.29

2014-11-28 12.18.35

2014-11-28 12.18.41

2014-11-28 12.18.45

2014-11-28 12.18.51

2014-11-28 12.18.56

2014-11-28 12.19.00

2014-11-28 12.19.06

2014-11-28 12.19.12

2014-11-28 12.19.16

2014-11-28 12.19.23

2014-11-28 12.19.27

2014-11-28 12.19.31

2014-11-28 12.19.35

2014-11-28 12.19.40

2014-11-28 12.19.43

窑的简介

2014-11-28 12.25.48

2014-11-28 12.25.36

2014-11-28 12.26.15

2014-11-28 12.26.02

2014-11-28 12.26.43

2014-11-28 12.26.27

 Miss U……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